听完老师的要求,我不由得陷入沉思,品读完《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》这本书,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、积极努力,触动很深,感悟也颇多,如果只聚焦一个关键词谈体会应该谈什么呢?当听到同学们纷纷提到能吃苦、爱学习、重辩证、敢担当……,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不停的回想书中的各种片段时,突然涌现出一个关键词,于是我举起了手。
“我想分享的读书关键词是‘公道正派’。书中171页提到,当时习近平那么年轻,又是一名外来的知青,为什么大家都推举他来当大队党支部书记?老百姓说主要是他为人实在、公道正派、不偏不倚,那么多邻里纠纷、矛盾,他没当支部书记时候就去找他评理、解决。当了支部书记以后,他敢说、敢做、敢担当,工作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,然后再严格要求别人,非常善于团结同志,关心群众。而且处事非常公正,对待知青和社员都一视同仁,绝对不会用公家的资源额外照顾朋友,绝对不会做不公正的事,所以社员们都信服他。他客观公正地处理各种村民纠纷,比如书中提到的分救济粮纠纷、处罚社员‘矮矮’和‘猴儿’打架问题、做屡教不改的‘二流子’思想工作帮助其转变等等都体现了他清正廉洁、处事公道。”
“同时他还非常严于律己,印象深刻有两个事例,一个是眼看着知青们一个一个都走了,有的是托关系走后门走了,当时有人劝他也去找找关系,他就说推荐就推荐,不推荐就算了,不推荐我就在梁家河当农民。他就是这个态度,不走歪门邪道,不托关系走后门。还有一个事例,他跟另外一个人去四川学办沼气,到那个地方后恰巧技术员出差了,他们两个要等几天。为了不让时间浪费,他们俩就自己花钱临时到峨眉山看看,回去报销的时候也没有报销这一段的路费,充分说明他严格标准,不占公家便宜,清正廉洁。”
“更可贵的是,他把坚持公道正派与严于律己这两个方面紧密融合起来。的确,只有严于律己,才能做到公道正派。因为严于律己,所以老百姓才服他,拥护他,支持他,才会在他离开梁家河时,依依不舍、深情怀念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可贵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,作为一名纪检干部,我有三点工作体会。一是要做到严格自我要求,打铁必须自身硬,只有严于律己,才能要求别人,就比如我们开展‘光盘行动’监督检查,首先我自己就要做到在食堂吃饭不浪费,节约粮食,主动接受大家的监督。二是要讲究工作方法,处事要公道正派。三是要心系群众,勇于担当。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,坚定理想信念,做一名知行合一的纪检人。”
在学习领袖的青春故事过程中,同学们都感受到了一种“相见恨晚”“废寝忘食”的阅读体验,无不为其中所蕴含的视野、胸怀和境界所感动,踊跃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,积极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所发出的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要求,不忘初心,不负青春。(赵铭铭)